我算是看懂了,新版本就是想把打野累死
没有,而且差距非常大。
我先讲几个故事吧。
1、凤凰至尊平台
很久以前,浪子彦有一位双排的野爹,叫做酱油瓶,主玩豹女。一段时间后,酱油瓶不再和浪子彦双排,表示要去打职业了。
过了几个月,韩服王者段,一个叫做“jiang you ping”的玩家,冲到了韩服前三十,使用场次最多的英雄就是豹女。
当时,这位玩家有一个双排对象,ID是“liu xiao you”,主玩克烈,同样打到了韩服前三十。
当时,大家怀疑,这是某个队伍的上野青训,让他们双排看水平的。果不其然,后来我们得知,“liu xiao you”去了RW,他就是RW的上单Zhaoyun。
而酱油瓶呢?
很明显,现在在斗鱼直播的他,并不能成为一个LPL的主力选手,甚至连进入LPL都做不到。
2、
很久以前,国服有个顶级的泰坦玩家,ID叫做“吾单三路尔打野”。
这个人用一个泰坦,玩上中辅三路,打到过国服第一,每个赛季都是国服前十。
后来,他成为了职业选手,加入了VTG战队担任辅助,ID叫做“Wudan”。
在现有的记录中,他只打了两场比赛,就退役了。
现在,他在斗鱼做主播。
一个国服第一的专精英雄玩家,连在LDL成为主力都做不到。
3、
吾单有个朋友,叫做西瓜,是国服顶级的酒桶玩家,专精酒桶,各种什么赛季第一个王者国服前十之类的都拿过。
后来,他加入了WE战队,ID叫做Melon。
在WE,他作为替补打野,打了四场比赛,最后一场,他拿出了自己的酒桶,打了一个0/4/4的战绩。
现在,他也在斗鱼直播了。
4、
一个能成为LPL的主力,一定是因为,他自己就能是LPL的主力,和英雄无关。
换句话来说,人强,所以他玩什么都强,他玩A英雄是国服第一,他玩B英雄,也会是国服第一。
icon曾经是国服第一阿狸,JackeyLove曾经是国服第一德莱文,但是他们成为LPL的主力,可不是因为这些英雄,而是因为他们自己。
在职业选手中,有这样一个说法。
如果一个版本,某个英雄有人拿他打上了韩服王者,那么每个LPL对应位置的主力选手都可以用他打到王者。
职业选手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
永远都有更加年轻的选手,20岁看着16岁,23岁看着20岁,大家的危机心理和竞争意识都是被完全拉满的。
一天24个小时,很多选手每天只睡6个、7个小时,其他所有的时间都在拼命练习。
所有人在这里,都是把自己压榨到完全极限,每个人都是最为巅峰的状态,并且一点都不敢懈怠。
拿主播和他们比,抱歉。
4.5、
而除了单英雄实力以外。
在LPL的赛场上,信息获取,沟通交流、配合团队练战术体系,这才是最考验一个人的地方。
而这些,是主播最为缺乏的。
知道为什么主播战队打职业战队打不过嘛?
因为职业战队每个点位、每个套路、每个打法,都是通过几千局的训练赛磨炼出来的。而路人,只是暂时组到一起,打打五排。
每个职业选手强,是因为他们在这个体系下强,是因为他们最大限度了完成了体系的需求。路人战队的强,是因为五个点位的强,但是他们没体系。
这一点,才是路人和职业最大的区别,也是一道足以是天堑的鸿沟。
5、
所以,
文森特的德莱文,包子的劫,浪子彦的亚索,
你让他们拿本命英雄和职业选手solo,那么赢的大概率是他们,因为他们对于单个英雄的理解,绝对是足够的。
但是,要问他们有没有LPL的主力水平,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都没有。
无论是,在韩服打赢许多职业选手的文森特,还是Solo打赢Theshy的浪子彦,还是曾经的LSPL选手AcFun.592,他们都没有。
以上。
什么3-1魔咒,我们小凤凰听不懂啊。
今天的我们就是要3-0,让大家看完比赛去抢东西!(手动狗头)
有一说一,正如去年的登峰造极境一样,今年的MV依旧完成了对S9剧本的预测——

而FPX也如同接过了iG的接力棒一般——
你们喜欢的打架,我们替你们打!
你们不喜欢加的班,我们也不加!
你们对冠军的执念,由我们来实现!

“他们可能不太明白,LPL的盲僧是得在ban位上的”

“你传送啥呢小老弟?”

“听说盲僧打团不太行?”

“打完小组赛很多人说我们是运气队,差一点点就进不了八强。”
“如果我们今年也拿到冠军的话,那LPL就是连续两次夺冠,就证明了我们是第一赛区!”
“我不懂什么叫混子,我只知道怎么样才能赢游戏,帅不帅无所谓”

“还有什么中单可以在3级直勾勾的TP到塔里把你越了?”


“我们不是新人下路,我们已经被磨砺了很久很久了。”

“拿锤石吧,这把我carry”

“众所周知,辅助位拿到钩子英雄就是最强的节奏点”

“我打了很多年的比赛,我知道自己是哪方面打的不好。”
“赢了都是队友打的好,输了一般都是我打的不好很关键。”
“我的我的我的,对不起”

但Gimgoon你知道吗,你不吃队友配合还把把能打出该有的作用的样子,真的很酷。

“别讲了别讲了,我要晕了。”
“点塔点塔点塔点塔!赢了!”
然后插播一个超级有趣的G2花絮:在G2 0-1落后拿到亚索酒桶在前期就陷入巨大劣势的情况下,Perkz在聊天框打出了……

放大一下——

(FPX的中文视角~)

而Jankos也在结束前打出了gg

G2能在总决赛都如此乐观属实值得敬佩嗷~
最后还是那句话,赛后的复盘依旧以最快速度首发会在我们的官方专栏——
瓦罗兰文艺复兴联合会
这个专栏,是我们在知乎打造的我们的小世界。
这里是一群热爱英雄联盟的人,对英雄联盟,做出的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理解。
我们,是瓦洛兰文化的复兴者。
我们,是瓦洛兰历史的传递者。
我们,是瓦洛兰新人的保护者。
如果你也有热爱,如果你也渴望表达。
欢迎加入我们,
用星星之火,重新点亮瓦洛兰的世界。
让英雄联盟,再一次光芒万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啊?似乎V社对于CSGO里面的警家有点不太喜欢,或者说得更加直白一些,V社似乎特别喜欢针对警家,纵观CSGO的屡次更新,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CSGO的每次更新,都少不了对警家方面的削弱,这不是我瞎说的,我们可以看一下CSGO这些年的更新就知道了。

首先,就是对燃烧弹的软削弱,在排位里面,以前匪家和警家的燃烧瓶和燃烧弹的价格是一样的,结果,V社一看这样不行啊,居然把燃烧弹给你涨价了,从原来的400价格涨到了600,看起来只是略微提高了价格,可是,这一涨价,就是变相将游戏里面的燃烧弹进行了削弱,明摆着就是针对警家的。

除此之外,大家还记得在今年6月份的更新吗?在6月份的更新里面,警家再次迎来了一波削弱,把原来的M4A1消音版25发的弹匣,削减成了20,直接减少了5发子弹,这可不是什么开玩笑的,减少了5发子弹,相当于减少了这把武器的威力和伤害,明摆着就是打算削弱这把武器的节奏。

除了这个更新外,大家还记得内格夫吗?我们都知道,内格夫作为新手专用扫射武器,这把枪的火力自然不用我们多说什么,尤其是他稳定的弹道,那更是让无数玩家都为此羡慕不已,由于内格夫是火力压制神器,警家的使用频率往往高于匪家,毕竟防守方的爆破局,自然不用我多说,可结果呢?再次遭到了官方的无情削弱,增加了内格夫的重量,降低了移动速度。

更惨,还是地图方面,大家还记得《远古遗迹》这张地图吗?也在6月份的更新时,移除了B小外的箱子,还平衡了B斜坡和B小的挖掘模型,最恶心的是B点的柱子上,又给人家增加了额外的掩体,封闭掉了A洞口的其中一个出口,扩大了另外一个出口,这明摆着就是增加匪家的优势。

所以,大家看得出来警家有多惨了吧,纵观整个CSGO的更新,我都怀疑V社是故意针对警家的,不然,也不至于每次更新,都让警家跟着倒霉吧,现在的匪家实力和警家实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再这样被削下去,估计当警的玩家只会越来越少了,到时候,岂不是全员匪,没人愿意当警了。
冷知识,拿过s赛冠军的人数。
韩国人32 (初代skt 大木 小猪 poohmandu ,Faker bengi三冠,ssw五人组,bang wolf双人路两次,小黑, duke两次 Marin 侯爷 新三星五人组 dk五人组,ig fpx edg均有两名韩国成员 )
中国人 9(ig fpx edg各三人)+5(tpa)
s5之后,没有人背锅了。因为大家都不想成为下一个韦神,做直播都没有人看。
大家都喜欢当uzi,赢了都是我carry,输了尽力局。
lpl教练的打法只有一个把球给乔丹。赢了就是神,输了就是队友问题教练问题bp问题,反正不是“乔丹”的问题。
四保一能怪那个一吗?
一个团队游戏却奉行个人英雄主义。
最直观的案例就是knight和牙膏的人气。单轮荣誉牙膏更高,两次lpl冠军 一次八强,至少一次4强(s12还未结束);knight一次四强一次十六强只有一次lpl冠军。
但knight的人气和工资都会比牙膏高,即使牙膏拿再多的冠军。因为牙膏的打法不好看。lpl观众只喜欢乔丹。
观众只会记住uzi still alive he still alive,不会有人记得那一波团战,伤害打得最多的是兰博,不会有人记得那一场比赛到底谁在c。
我们来算这么一笔账。
the shy当年火吧,天神下凡,但是商业上的价值还是不如uzi。韩国人再厉害,商业上就是不如本土选手,他们只有打出好成绩,是队内大腿才能维持商业价值,韩国选手不是大腿,不够c,第二年就会在lpl失业。
jkl lwx拿了s系列冠军,拿了lpl冠军,商业价值还是不如uzi。
为什么?因为他俩不会四保一啊。
jkl lwx想要商业价值最大化是去一只弱队签一个大合同,打四保一。赢了我carry,输了我尽力。进了世界赛最多八强。
现在本土选手的主流就是搞1v几的节目效果,偶尔选个黑科技 本命英雄,学饭圈搞cp,兄弟LOL,收获粉丝无数,能打6-7年,算上直播费用,广告代言。不去世界赛,反而更赚钱,更有人气.
人人都骂uzi,但人人都想成为uzi。就算拿不到冠军也能获取巨大的商业价值,所谓的饭圈化。
造神运动。
lpl这种建队模式,把宝都压在选手的状态上。把球给乔丹,赢了就是神,获取巨大的商业价值。输了就是尽力局,各种营销号开始煽情洗白。
世界第一xx,反正有人会看直播。
如果你们回过头再去看那年的IG比赛录像,5个人里,Rookie是打的最好的,一致认为拉跨的宝蓝一手洛开团开的飞起,绝对不拉,反而JKL是打的最差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战KT的5场,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JKL是凭借少数的名场面在掩盖他的平庸表现。
还是那句话,IG三叉戟,少了中上哪个都夺冠不了,但是换个AD,大概率还是能夺冠的。
当豹女是队伍里等级最高时会给等级最低的队友周期性的+1点经验。
一开始我是不相信,直到后来撞上了麦片的我选了豹女打野。
因为是打野位所以其他三个队友2级了我就已经3级了。
然后挂在家里的麦片哥+1经验,3分钟不给重开了。
在刀妹艾瑞莉娅许多高光游戏视频剪辑中,常常能听到这样一句台词“奶奶说”甚至被玩家戏称为打刀妹时候,先把她的奶奶ban了。
在刀妹语音中,确实也多次提到过刀妹的奶奶:这是为了我的奶奶。
世间万物皆有名字,而只有风知道,奶奶说的。这些话刀妹都是带有思念,忧伤的语气中说出。这些台词是刀妹IP世界观中悲伤的过往。
不过其中最让难过悲伤的莫过于这句话:父亲,母亲,泽洛斯,奶奶,乌恩,凯耶,小璐…他们全都没有活下来。

这句话的背后是艾瑞莉娅悲伤的过往和她的成长故事:我前进战斗,是为了死去亲人和朋友。
艾瑞莉娅原本有个美好童年,还是个小姑娘时候,就开始修习家乡的传统绸舞,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艾欧尼亚会出现一个美丽舞者。
赞家的艾瑞莉娅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就被人体动态中的优雅与美感深深地吸引了。在奶奶的悉心指导下,她开始修习家乡的传统绸舞。虽然她不太确定艾欧尼亚的万灵与之有何神秘的联系,但她对舞蹈的热爱却毋庸置疑。为了舞艺的精进,她离开家前去纳沃利的普雷西典向艾欧尼亚最负盛名的舞者们学习。

可是,战争来临。艾瑞莉娅的兄弟们,还有父亲里托都曾经反抗过,所有人都在反抗中死去了。台词中的父亲,母亲,泽洛斯,奶奶,乌恩,凯耶,小璐,艾瑞莉娅的亲人和朋友。
艾欧尼亚人天性和平,希冀与人和谐相处,但是有人在海岸边看到了侵略者的身影。普雷西典因而陷入了恐慌。艾瑞莉娅回到自家村庄,却发现家乡已经沦陷。从诺克萨斯远渡重洋而来的士兵,头戴钢盔,手执长矛,用矛柄推搡着手无寸铁的平民走过街道。诺克萨斯的海军上将杜廓尔还征用了赞家的宅院作为舰队军官们的驻地。
艾瑞莉娅的兄弟们,还有父亲里托都曾经反抗过。而如今全家人都躺在了花园里无名的坟茔中。
艾瑞莉娅自己也险些在争夺家徽时候丧命。

好在赞家徽记成为了她的利刃,逃离了魔掌。
他们围上来时,艾瑞莉娅扭过头,看着地上碎裂的赞家徽记。在她灵魂深处,一股奇怪的韵律开始搏动。金属的碎片开始震颤翻飞,似乎有意识般动了起来。艾瑞莉娅再一次感受到了古老舞仪中那充满祥和的愉悦……
她伸臂一挥,碎片如刀刃般呼啸而起,干脆地切过两名诺克萨斯士兵的身体。杜廓尔和他的军官纷纷惊退,艾瑞莉娅趁势拢起徽记的碎片,逃出了村子。

遭遇了如此大的噩耗,艾瑞莉娅并没有气馁,14岁就加入了反抗军。她没有忘记家人,把对诺克萨斯的复仇放在实际当中,定要保护家园。
最终,在普雷西典之战之中挺身而出,砍下杰里柯·斯维因手臂,普雷西典之战成了艾欧尼亚和诺克萨斯战争转折点。
普雷西典之战之后成为领袖,带领着日益壮大的反抗军浴血奋战了近三年时间赢下诺克萨斯。
这就是艾瑞莉娅挺身而出直面命运的一刻。她不再约束自己,古老刃舞的力量喷涌而出,翩然而澎湃,眨眼间便击倒了斯维因的十几个人,引起一阵慌乱。俘虏们与她并肩作战,直到将军本人也成了她的手下败将——艾瑞莉娅将他的断臂举过头顶,这一幕就是战争的转折点。
这场胜利,也被称为纳沃利的挺立,让所有艾欧尼亚人都知道了艾瑞莉娅的名字。他们把她看作是抵抗力量的领袖。她勉为其难,带领着日益壮大的反抗军浴血奋战了近三年时间,直到她终于在答禄湾把战败的杜廓尔逼到了绝境,亲手完成了她渴望已久的复仇。

战争虽然最终以艾欧尼亚的惨胜结束,但艾瑞莉娅失去了亲人和朋友无法逆转。所以在艾瑞莉娅台词中,出现了大量思念奶奶的话,还有大量怀念其他人的彩蛋。
比如她会突然说到朋友名字:“乌恩";"凯耶";"泽洛斯总讲冷笑话,好怀念";
除了悲伤难过的台词,艾瑞莉娅还有这样一句话:”为逝者默哀,为生者奋战“。正如艾瑞莉娅官方介绍一样,我的起舞曾经只为自己。现在,我将这翩然献给初生之土。
艾瑞莉娅的台词和背景故事刻画一个鲜活的人物经历。
Faker,Oner,宙斯,小K玖鼎集团 ,小吕布,他们在一起第四次打入LCK决赛,这一次跟之前的每一次都不一样。
一个人,一个团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态。寂寂无名到异军突起,年轻人没有包袱。2022年春季赛全胜进入季后赛,3:1拿下GEN成为王者之后,实力,自信,还会让成功变得更加理所当然。
在MSI决赛败给RNG,在S12决赛败给DRX,再到2023MSI败给BIG,你明显感觉到T1的冲劲越来越不足。经历过起起落落的人都明白,时间对斗心的消磨,很容易让人找到完美的借口,只要你脑子里开始出现“我或者我们不行了”的念头,就会发现,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在证明:
“是的,你想得没错”。
一个月前,T1被联赛垫底的DRX双杀,有几个人相信T1能进决赛?
有几个人能相信T1能进S赛?
所有人都说你不行,你未必真的不行,但舆论营造下,不断的比赛失败反馈下,你也很难不怀疑自己。这时候,T1如果有个人动摇了,这段故事也就翻了篇。
但T1五人相信自己,T1教练团也相信自己的选手,我同样相信他们。
也许没人再关心刚刚打完的败者组决赛,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但如果你想更深刻地认识T1这支战队,理解为何会有人如此相信这支球队,那么今年与KT的三轮Bo5是应该再复习的比赛。
春季赛,KT以Kiin为核,在第五局20分钟经济领先一度来到六千的情况下被Faker的酒桶和小K的洛绝妙开团完成翻盘。
夏季赛,KT转变思路:用Kiin牺牲为BDD?Cuzz提供中野优势,利用中野节奏优势赢下两场。
决胜局前期Kiin利用线权帮助Cuzz拿下一血,BDD线上单杀Faker。
T1野辅连续两次帮宙斯越塔建立边线优势,中期利用四一分推拿下比赛。
KT在输掉比赛之后,再次碰面T1。往往能给予猛烈的新回应,展示出适应性和自我修正能力。
今天的KT拿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针对性攻防布置:前两场针对Faker的进攻,后三场针对Oner的打野节奏。
Faker的防守依旧是T1的定海神针,我从去年世界赛都已说过,这是大多数人仍旧忽视的点。
G1前十四分钟,KT野辅抓中4次都无功而返。

宙斯剑魔边线无压力发育,团战收割。
G2同样三人来抓,即便死掉也让KT中野辅付出了三个大?闪现的代价。
让Oner拥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帮助上下两条边路。宙斯本被Kiin的鳄鱼压制10多刀没线权,连续两波机会让剑魔出山。
22分钟,KT四人包Faker被极限逃生,T1反打0换4结束比赛。

防守抵挡KT的进攻是T1确立2:0领先的重要原因。但KT毕竟不是弱队,只靠防守并不能让T1收下系列赛。
G3G4针对T1的打野,Ban大树,猪妹抢芮尔。因为T1此前上下双边都是大核,中路夺线权防守立足,Oner提供防反保发育。
没有肉打野的Oner异常难受:龙团需要他来压身位(小K是露露)开团依旧需要他,前中期确保双边发育环境也需要他。
Oner在这样的高压下,在第五局依然完成了任务。
或者说,非常牛逼地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利用中路Faker线权掩护,先侵蚀Cuzz野区,配合Faker2v2拿下一血。前中期节奏牢牢抓住。给了小吕布充足的发育环境。

即便Oner后面被KT连抢两条大龙?远古龙,没有这之前的铺垫,舞台就没可能过度到小吕布手上。


所以,T1战胜KT的三个Bo5,五人缺一不可。
每位选手在不同场次的爆发与坚韧,点点滴滴汇聚到一块,才让他们从常规赛一输到底到站在决赛舞台。这不容易的,对DK、对KT,每一轮都没有结果看起来那么简单,T1五人都做得好,才能进入夏决才能进入S赛。
Faker相信队友,独挑防守大旗;Oner相信队友,承担Ban位针对;小K相信队友,五场露露;宙斯相信队友,决胜局不玩大核。T1上至教练团下至选手都相信这套仅仅练习一周的的体系,而他们让相信收获了完美的回报。
这些人聚在一起,续写或者加入这段故事,也正是因为相信——
T1第一次在一个版本赢下三个Bo5
Faker第一次在韩国本土举办的世界赛出现
这样的T1,这样的五人,值得被相信。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李家辉
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三十二 艾泽拉斯国家地理创始人 Ediart 田健
文/BBKinG
可能很多人看到标题后就会问,艾泽拉斯国家地理NGA不是《魔兽世界》的网站吗?这个网络游戏网站的创始人,跟电子竞技有关系吗?
有!不但有,而且相当深!
比如,2002年美国暴雪游戏《魔兽争霸3》(WAR3)的第一版7万多字的官方说明书和14万字的官方攻略就是 Ediart田健 翻译的,而且他是中国最早一批为《CBI电脑商情报》和《家用电脑与游戏》等平媒撰写WAR3战报的专栏作者,也是最早的War3中文资讯网站War3cn的主创人员之一。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玩WAR3时,很多耳熟能详的中文英雄名称和技能叫法,都是这个人定的,而且他为WAR3之后成为中国主流电竞项目做了第一批播种人。
在2年后的2004年,由于他在汉化《魔兽争霸3》时的出色表现,以及成功创立了世界最大的魔兽世界中文社区《艾泽拉斯国家地理》,田健被上海九城公司第一时间招入旗下,担任了《魔兽世界》的汉化经理,随着WOW的火爆又成就了另一段传奇,被游戏爱好者敬称为”E大“,可以说他对整个中国游戏文化都影响深远。
而”E大“的另一面就鲜为人知了。
为什么田健19岁不到就能独立翻译晦涩难懂的专业游戏说明书,并对欧美游戏文化有着如此深入的了解,却把大二读了两遍还没过就退学了?他网名Ediart,却又被昵称为企鹅和TBK等等名字,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在圈内,直言不讳的他得罪过不少的同行和同事,他的固执与坚持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他说将来不会再有NGA这样的网站出现了?
众多传奇故事,且听娓娓道来。
田健,1983年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田健说,虽然这里现在建设的相当不错了,但是当年只是一个闭塞的小县城。而他的成长经历似乎也更容易让他闭塞,5岁前随着家人辗转待过青海,十来岁时住在宝鸡法门寺旁边的扶风县,或许漂泊不定的经历让他性格变的比较独立强悍,但好在是学习非常 电子游戏平台好。
田健家境一般,但母亲是位思想非常开明的教师,她非常相信新事物对孩子的影响,于是,90年代初的五笔打字用学习机潮,个人电脑潮,学英语潮,她都是咬牙把田健推上去成为第一批弄潮儿的。
田健至今提起95年家里给买的那台一万多块的联想电脑,还是会眼前一亮,这台电脑真是彻底改变了他的三观,特别是他玩的第一款英文游戏,那是一张20块的盗版盘里装的一个小Demo,名叫《命令与征服》,田健那时完全不懂英文,也没玩过这类游戏,只看到有车有步兵,于是就左点点,右点点的试着玩,但是怎么都打不过电脑,这让他很苦恼,直到有一次,他把鼠标移到工程车上时,出现了一个展开的符号,他试着点了一下。
田健说,那一瞬间,让他觉得自己的整个世界就此展开了。
他的游戏历程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各种盗版合集光盘里的大小游戏,到2CD装的有大量电影般过场动画的《红色警戒》,从第一次购买正版的3D《FIFA》,到他自己最喜欢的帝国时代和星际争霸,他的童年就在每周那2个小时的电脑限制使用时间里,快乐的度过了。
欧美游戏对田健的人生方向影响很大。
虽然田健的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全年级前列,但是高三在外界的压力下,他被迫放弃自己喜欢的文科,突然转去学自己并不擅长的理科,这让他十分压抑。
抑郁中的他疯狂的喜欢上了两个世界观比较黑暗的游戏《魔法门6天堂之令》和《辐射2》,这2个游戏以及他上大学后痴迷的《博德之门》等欧美游戏,再次对他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影响,一个是他发现,相比国产的RPG游戏,原来电子游戏的自由度还可以如此之高,这再一次拓展了他的世界观。另一个影响就是这两个游戏里有大量欧美游戏文化的英文内容,需要他消化理解才能玩的下去,这不但逼着他要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还迫使他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欧美游戏制作理念。
说到田健的英文学习经历,真的非常值得一提。
1994年左右,田健的母亲给他买了3本《英汉辞海》,注意这不是英汉小字典,而是有半个胳膊那么长,一个拳头那么厚的辞海,并且用的还是韦氏音标。11岁的小田健为了能把游戏玩下去,还真硬着头皮去看了,这造成后来他上了中学开了英语课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是用两种英标在注解单词。
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经历是,他在刚学英文时就接触到了一本书,这是一本讲词根的书,这本书让他发现,原来英语跟汉语一样是通过词根的组合变化来延伸词义的,这个发现结合辞海的单词积累,让他练出了一个技巧,就是可以通过词根猜出陌生单词的意思,这可比背单词的效率高多了,有了这个技巧,再加上他在游戏的英文语境里整天琢磨,对他英语水平的提高真是如虎添翼。田健说,特别是对考完形填空特别有利,嘿嘿。
田健母亲的远见和他的天赋,再加上相比玩游戏而言,他更想去探寻游戏幕后世界的梦想,注定了他将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游戏之路。
于是,在考上西北工业大学数学系后,田健开始了对游戏世界的探索,好在当时互联网的兴起让他有了一个切入点,网站就成了他探索的第一个目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啃下来的就是当年有名的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他一边学,一边试着给自己的星际争霸战队CT战队建立了一网站。
没想到,也因此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2001年,一个新的即时战略游戏引起了田健的注意,它就是还在测试阶段的《魔兽争霸3》(WAR3),电竞对战、欧美奇幻,这些元素让他一见如故,非常看好这个游戏未来,于是开始主动收集整理国外的资料放在CT战队网站上,写的战报也是侧重于新手教学的内容,深受国内新手玩家的追捧,于是慢慢的就有了些小名气。
有一天,有很强网络技术背景的War3cn创始人KinK通过CT网站找到田健,提出想跟他一起做War3cn,KinK负责技术,田健负责内容,这与更希望从事内容撰写的田健不谋而合,于是田健就把CT的所有资料都搬过去了。
世界是一股流,当你在这个流里时,会事半功倍,一日千里,哪怕你是无意中进入这个流里的。
在过去近二十年里,有一家公司在游戏领域都是神一样的存在,无论是从口碑还是到盈利能力,既像一座无法翻越的高山,又像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田健就这样有意无意的一头扎进了这股流里,它叫“暴雪游戏”。
而想在这股流里活下去,他得到的第一个考验也非常残酷:在一个月内翻译完《魔兽争霸3》7万多字的中文官方说明书和14万字的官方攻略。
当时国内代理《魔兽争霸3》的是武汉的奥美电子有限公司,War3cn网站凭借与奥美的关系,拿到了这个翻译任务,当时田健还在上大二,为了省钱,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去网吧通宵翻译,课都不上了,连续21个通宵,终于是拿下了,虽然那时候大家为了游戏都很疯狂,但是田健疯狂的代价是大二全部挂科重念。
现在,经常有人拿田健当时的一些翻译错误来开玩笑,他也不生气,他给自己的公司起名叫游点,就是自嘲那个着名的翻译错误“尤迪安”。外人看起来他很欢乐,其实,就像郭德纲说的:当年很心酸的往事,现在说起来都当是个笑话。
任何行业里玖鼎,制定规则和标准的人都是很有先发优势的。
War3cn由于有了田健等人的共同努力,几乎已经垄断了当时的游戏汉化,没想到在有了收入后,反而加速了网站的分裂,田健说三个核心人员里,Bloodsun和KinK发生利益分歧,田健由于在论坛管理理念上认为应该从严管理,而不是放任灌水等行为,管理层之间裂缝越来越大,最终以田健被排挤出来告终。
这件事情对田健的影响非常大,在这之后他坚定了2个网站管理思路,一是不跟别人合伙,二是论坛要从严管理。
《艾泽拉斯国家地理》的诞生
在2001年欧洲计算机商贸展示会上(欧洲的 E3 大展),暴雪第一次公布了《魔兽世界》的资料,美国杂志Gamespot随后发了一篇8000字的介绍,田健看到后非常震惊,第一时间翻译了这篇文章并投稿到国内的《家用电脑与游戏》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在平媒上投稿,也是第一次被刊登出来。
这让田健非常的兴奋,萌生了做网站和自由撰稿人的想法。而他对数学依然提不起兴趣,即使在复读了一年大二后,他已经彻底不想继续读下去了,于是他跟家里提出要退学,也必然遭到了全家的强烈反对,但他还是毅然放弃了学业,选择了游戏这条路。
这里要插一句,田健的经历是非常特殊的,他当时在各大平媒都已经有专栏约稿了,虽然只有千字80块,但因为经常一投稿就是几万字,所以他一个学期能赚三四万稿费。
他撰写的内容也很广,从国外最新游戏资讯到游戏战报评测,都包圆了,常常弄的人家编辑很无奈,挺好的内容但都是一个人写的,全上又不太好,于是就让他换些名字分别来投稿,这才有了企鹅(WAR3里有个隐藏的角色叫企鹅王)、CT_TBK,CT_LION,Ediart等等笔名,特别是Ediart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编辑的英文 edit 和文章的英文 article 合并而来的,可见他当时是多么拼命的写手。所以,他大二有胆子退学是有一技傍身的,各位千万不要乱模仿啊。
在2001年《魔兽世界》内部测试的信息公布后,年底田健就开始做艾泽拉斯国家地理网站了,刚开始就是一个页面,放一些他翻译的内容,到2002年底网站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论坛开始有四五百人的在线。
为了让网站的内容精品化,他一边严格管理论坛的发帖质量,一边从国内着名的RPG论坛NTRPG邀请了一群核心成员来撰写内容,组成NGA精品文化的核心团队“天选之人”。这是一个只会减少不会增加的组织,正是这些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规定保证了NGA的水准,这使得之后的很多玩家都以能在NGA上发文章为荣,可见田健对品牌的管理方式是成功的。
进到了潮流里,之后的发展几乎就是水到渠成了,随着《魔兽世界》在国内外的关注越来越高,NGA的访问量越来越大,田健的名气也越来越大,2004年,当九城终于拿稳《魔兽世界》中国代理权后,马上找到了还在西安靠稿费支撑NGA的田健,希望他能来上海担任汉化经理,他同意了。
与外界风传的信息不同的是,田健并没有把NGA卖给九城,而且他说,九城也从始至终没有打算收购NGA,他觉得或许九城认为把他招过来就可以了,收不收购网站不重要。
就这样,自嘲是乡下人的田健来到了大上海,第一次坐出租车,下车时司机问是用卡还是现金,他说用卡,然后把银行卡递了过去。
新的传奇就这样幽默的开始了。
一上来就干了一场硬仗,从2004年4月23日入职,到2005年3月底把《魔兽世界》第一个版本准备好,田健所在的汉化组起码翻译了近700万字的游戏内容,他每天早上9点上班,凌晨2点下班,跟几个同事睡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有一个因为呼噜声太大被赶去会议室睡觉。
田健说,每当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都会不由自主的出神,其实第一版的主体内容只有四百多万字,可每天都在大量的重复性修改,因为美国那边游戏本身也在不断修改,为了跟上游戏版本的进度,不但要完成旧的还要改新的,直到2005年4月26日游戏内测开始的当天,他们还在汉化新的版本,真是痛并快乐着的一年。
海一样的工作量其实还不算什么,田健很享受这种纯粹的工作,他甚至把工作和生活都混合在了一起,但是他与美国方面QA部门之间矛盾才是让他头疼的事情,QA部门是负责监督翻译质量的,田健经常与他们在中文翻译的理念上产生分歧。
比如,美方要求要把所有的英文都翻译成汉语,可是,魔兽世界里有一种精灵语,它虽然是用英文字母拼写成的,但从理论上说它不是英文,田健认为原游戏故意设计了一种语言,并且在游戏里用这种非英语的形式来显示,就是有其渲染异域文明的目的。与其把她们的话去音译成一串莫名其妙的汉语,不如保留原样,以表现它在游戏内的原本意图,QA不同意,田健就是不翻。
再比如,田健给一个角色起了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奔波儿灞,就是取自《西游记》里两个鱼精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的名字之一,这个名字一放出来,无数网友狂赞暴雪太懂中国文化了。而实际上,田健为了这个名字差点跟美国QA闹翻,美国方面觉得就应该按音译翻叫莫奇,田健死活不改,最后硬是用了奔波儿灞,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铁炉堡里的小鱼人。
还有无数的小地方,比如,田健翻译了个“无上的美味”,美方觉得美味是形容词,这样翻译有语法错误,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对田健来说,这些回忆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汉化过的《魔兽世界》。
相比较来说,NGA网站的发展就让他愉快多了。
着名魔兽世界工具 “大脚插件” 的创始人Sharak就是被田健从论坛里挖掘出来的,还有WMO团队数据统计工具的制作团队也是被他扶持起来了,NGA一手握着高用户黏着度的《魔兽世界》工具,一手有高质量的《魔兽世界》内容在不断产生,无论游戏里游戏外都让玩家离不开,这种模式搞到后来,大脚日活跃用户500万,NGA日访问IP有80万,PV 1000多万,已经开始影响全世界的《魔兽世界》玩家了。
回过头再看当年,田健说,NGA的成功是有时代背景的,现在已经无法复制了,当年《EQ》和《魔剑》这两款游戏在中国的失败,让很多人并不看好后来者《魔兽世界》,这才能让他这个才大二的学生抓住机会硬是在虎口里抢下一块肉来。现在的厂商和众多的专业媒体,都是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态度来抢着做专题站了。
他的经历也非常独特,神奇般的能成为暴雪魔兽系列游戏在中国的汉化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者,同时在九城的工作可以让他先别人一步知道游戏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许许多多的巧合成就了NGA的传奇,而现在的环境已经不会允许有另一个NGA诞生了,他认为PC游戏拓荒的时代早已结束了。
2011年4月,正好在九城待了7年的田健辞职创业,创建了上海游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做手机游戏,之后推出的《微宝石》和《搜神记》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他说着名国外手游《COC部落战争》对他的影响非常大,第一次玩那个游戏时,世界再一次在他面前扩展开了。
或许,新的拓荒又一次开始了
Ediart 田健
新版本玩了几天了,作为一个专业打野选手,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累,这游戏,就是想把打野累死吗?
曾经dopa对LOL这个游戏有一个评价:“中、AD是决定游戏胜负的carry点,打野就是个地图扫地的”,以前我还不怎么觉得,现在我真感觉我是扫地的了。
1
前天玩游戏跟人吵起来了,本来我个人打游戏是基本上不说话,打野这个位置,玩的多了,练的就是脾气和忍耐SB的能力。
第一种SB,线上死了就是你不来。
就是线上死了你是一定要被骂的,线上被单杀了就问你为什么不来,对方打野来,敢抓他就敢死,偏要问你为什么不做事。能不能先直面你自己被单杀、被抓死的问题,不要问我做了什么,问你做了什么。
第二种SB,他要教你玩打野。
这是最骚的。我自认数千把打野,什么英雄什么节奏用不着你来教我吧。最近一年沉迷凯隐这个英雄,然后一天一进游戏,门都还没出,AD就发来指令,“这把你要玩红凯,蓝凯就没了。”
??
我300多把凯隐,什么局势没见过,你开始教我了?
我跟人吵起来的情况就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结合体。艾欧尼亚钻石局,一对卢锡安、奶妈走下路,纯对线的情况被对面打的出不了塔,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打野抓人最重要的是看机会,而不是看哪一路需要帮,这一点在凯隐这种前期弱势的打野身上尤为重要。因为凯隐是一个前期没控制、没伤害的英雄,需要时间发育,他是绝对没有瞎子、蜘蛛、赵信这种前期能一个人制造杀人机会的能力的。同时抓人的时候因为伤害比较低,但是有Q技能可以舒服的进行位移衔接,就需要一点点的边走边打伤害。总体来说就是,凯隐这个英雄,遇到线上没控制又打不过的情况,是很难处理的。
这把游戏就真是这种情况,然后这俩就说你为什么不来下?说线一直控在塔前,兵都吃不了。那我请问,你这叫控线还是被压线。一个奶妈辅助让我怎么抓呢?我也是需要发育的英雄,这游戏,打野的目的就是让你们玩的舒服?路人局诶,你是人是狗我都不知道,我能确定帮了你们,你们能carry?打野的地位就这么低呗。
第三种SB,控龙控不到,反正就是你的问题。
这个事儿,在新版本中尤为恶心。因为新版本小龙“过于重要”,导致打野的压力也很大。我还真碰到过让我省心了,就是下路一路打爆,都不用我,两人组自己就把小龙解决了。
2
吐槽了这么多,还是正经说下新版本的理解吧。
新版本节奏实际上没有更快,但是却紧张得多。就是你每时每刻都感觉有好多事情要做。
野怪刷新时间从150秒变成了120秒,整整少了30秒,这几乎让反野已经失去意义了。你跑去反野的时间换算下来,实际上并不赚,因为野怪刷新的很快,你跑半个地图的路去反了野,一会儿又刷了,加上2个峡谷和小龙,几乎地图上永远有打野可以去拿的资源。
这版本,不再强调野区的1对1压制,像男枪、豹女这种对线上压力不大但是对敌方打野压力很大的打野将会弱势一些。有较强线上抓人能力,能够帮助队友滚雪球的打野是最适合这个版本野区的。压力最大的,就是我们玩发育打野英雄的。而最难玩的,可能就是那种刷野效率差的英雄,像卡密尔这种了。
小龙和峡谷先锋的改动,设计师到底是想怎么改变这个游戏的进程?
我觉得设计师的逻辑很简单,他们就是想当然的认为,地图上资源越多,爆发的战斗就越多,比赛就更好看。
但是,请你不要把担子全扔到打野身上好不?
之前的小龙为什么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只有火龙值得争夺,而土龙对职业比赛有争夺意义,对路人局完全没有。路人局较少有组织rush偷大龙的决策,基本上都是赢团之后才会考虑的。所以在之前的路人局中,其实打野的压力没有那么大,除非3火龙,不然我不觉得前期丢了多少龙这后面就没法玩了。但是现在,设计师削弱了每一条龙的属性,却给了一个龙魂的永久buff。也就是说每一条小龙本身其实都没什么大用。火龙一条5%,3条15%,以前2条火龙就17%。但是由于龙魂对胜负的影响太大(我至今参与的局,拿到龙魂的没有输过),就让控龙这件事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级。
而作为打野,自然是这件事的首要负责人,你需要在龙要刷新的时候,提前做视野、抢夺河蟹、谋划抓人,还得发信号让队友过来支援,而做了这么多的事,收益对个人来说却很低,你会花很多的时间在这件事情上面,为此你可能野区没时间刷,没时间回家更新装备,有时候下路打赢了一波线,回家了,却正好让对面先复活先出门,反而能集合控到小龙,因为线上的人,首要考虑的都是兵线、装备更新、个人生命魔法状态这些东西,他们要线上打得过,就要合理的维持这些平衡。也就是说,线上的人,必然优先以线上的对抗作为首要考虑,而丢一条小龙在他们心中,重要性应该低于丢2波兵线和吃2层塔皮,而事实上作为前期经济收益来看,确实,一条小龙真的不如2层塔皮。
那为什么要把影响全局的担子都扔给打野呢?刷完2片野区对打野的收益,也远远高于一条小龙啊。为什么只有打野需要牺牲自己的发育去为全局做事?为什么打野自己不能掌控比赛?
3
设计师一直在削野核打法。
为什么要削野核打法?纯粹只是因为观赏性问题。LOL这个游戏,3条线是占死的,只有游走性中路前期能带起一些节奏,其他中,上都是几乎不可能,就是打对线的。而对线单杀自然是最难的,最有可能爆发战斗、人头的就是打野的gank,然而野核的思路就是不抓人,自己发育,或者野区1V1对抗,强行反野,以前典型的野核打法有一个装备叫做偷野刀。

总价格:750g,偷猎敌方3个大型野怪后,会变为锯齿匕首,1100g,这件装备不管是偷野的野核,像凯隐,或者说强行抢野的野核,像男枪这种玖鼎贵宾厅,都是很适合的,然而最终因为中单男刀用这个东西太牛B,直至火爆,被删除了。
我真是想给设计师两巴掌,你削男刀就削男刀,你怎么削到打野头上来了,你不能把这东西改成,不带惩戒不能买吗?设计师是没有脸的,因为有脸的话,也早被打烂了。

还记得以前有个装备要做吞噬者么?

这件装备是需要打30个野怪才能合成的,不是纯靠钱能买到的,也就是说,对吞噬者来说,有时候刷野比人头都重要。
现在也没得咯。
设计师想来想去,怎么让比赛变得打架更频繁呢?只有在打野身上动刀子。
4
英雄联盟有两个最苦逼的位置,一个就是成天到晚被欺负的ADC,另一个就是满地图跑腿扫地的打野。而ADC也终有拨开云雾见明月的一天。
可能新版本对其他位置的玩家来说真的变化真的没什么,可能就天赋啥的,征服者强一些,偷钱没了,仅此而已。而对打野,真的太累了,我人傻了。
S10的更新,根本完全就是对打野一个位置的更新。
不提出方案的抱怨就是耍流氓么?我来给设计师支招。
把中立资源的争夺给每一个人,并且不要给打野特殊性。惩戒不能对大龙、小龙、先锋使用,打野英雄在打中立资源的时候,也不触发打野装备的效果。
其次,你不是在上下线上挖了两个坑吗?把先锋和小龙给我扔到那里边去呗,上路优势了可以自己打,下路优势了也可以自己打,打野可以参与影响局势,但是不要让打野主导中立资源的一切。
要增加中路和打野的中立资源抢夺可以把河蟹这东西加强到先锋、小龙大致一半的强度,采用占据点的方式,抢下了就有钱或者什么其他资源之类的。就是中立资源要抢就大家一起来抢啊,别让打野这么特殊,就打野一个人在那抢。
真喜欢控龙、控资源的打野,那恭喜你,龙女、努努、大虫子,这些英雄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这样打野就完全可以当一个自由人,我的目标就跟每个线上的队友一样,就是获取最直接的收益,打出我个人英雄的节奏,而不是在运营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无论刷野、反野、抓人,什么英雄你都可以玩,而不是只能按照设计师的思路,去当一个纯粹制造团战,制造打架的工具人。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么自私吗?游戏是5个人的游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大家都在做事啊。
是的,毕竟一个家里也需要洗衣做饭和赚钱养家的,那为什么我只能洗衣做饭,不能赚钱养家呢?拿到龙魂的时候,有没有人夸一句,打野控的好,发个锦旗呢?没有。
一个20杀的中单和一个控了先锋、龙魂、大龙的打野,谁会记得那个默默牺牲自己发育去给全队拿buff的打野呢?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兵线到了塔前,谁都想去吃,架都不想打,但是谁又能感同身受呢?看着野区全是野怪,还对打野疯狂发问号。
打得好都是你应该的,打的不好就是你的问题。这无缘无故的责任,谁爱抗谁抗。
蜘蛛侠里有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英雄联盟里他要给你反过来,不管你能力有多大,责任先给你扣上。
来自打野玩家的抱怨。
电子游戏平台
